定制热线:

岗亭

当前位置:岗亭新闻 > 岗亭资讯 > 浦东垃圾房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浦东垃圾房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未知 访问量:46 发表时间:2020-06-29 15:45:00

浦东垃圾房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丢垃圾”从一件生活小事,变成了需要依法循规办理的大事。对区域面积大、情况错综复杂的浦东而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并非易事,需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垃圾分类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维系着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一年过去了,如今在浦东各居民区、机关单位、街头巷尾等垃圾分类的“第一线”,环境变好了、设施设备更齐全了。更为可贵的是,市民群众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惯”。

环境大有改观

一年来,垃圾分类工作覆盖到浦东新区2999个居住区、2441个单位、659条道路(沿街商铺),让环境面貌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在各个居民区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实施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后,原本在每个楼道都会见到的垃圾桶消失了。

“楼道口没了垃圾桶,一开始的确觉得丢垃圾麻烦了许多。不过,后来慢慢感受到了好处,至少不用再担心家门口有垃圾的异味了。”家住高桥镇中凌东港苑的张秀娟,有着切身体会。

中凌东港苑所在的凌桥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黎梅告诉小布,以前小区里,一个楼道口就有一个垃圾桶随时都会有人来丢垃圾。有些人还经常会把垃圾丢在垃圾桶外。天气热的时候,如果保洁人员不及时处理,垃圾桶及周边弥漫着臭味,还滋生了不少蚊虫。“搞得整个小区像一个垃圾站,到哪里都有臭味,夏天蚊虫还多。”

如今,小区只留下了一东一西两个垃圾箱房,并且指定时间段开放。每次开放时间过后,保洁人员都会及时对垃圾桶和箱房进行清洁、消毒,随后锁掉箱房。这样一来,除了每天垃圾箱房开放的早晚两个时段、4个小时之外,小区里完全没有了垃圾的痕迹,也没有了异味,环境大为改观。

沿街商铺的垃圾如何处理,关系到一个城市的“门面”是否干净。2020年新出台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对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垃圾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不少街镇先行一步推出各种举措,维护着“门面”的干净整洁。

以往的情况是,沿街商铺的垃圾往往随意丢放,尤其是那些餐饮店、夜宵店,经营过后,带着各种污水、异味的垃圾,让马路成了垃圾场。

在康桥镇,位于康佳路、康达路等4条马路周边的230余家沿街商铺,于今年4月底首先享受到了集中收运的服务。专门的保洁人员会在每天上午7点到10点、下午4点到7点,前往各家商铺收运垃圾,运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

垃圾集中收运这一做法受到不少商铺欢迎。一家水果超市的店主陈秀京告诉小布,水果店垃圾多,处理起来并不容易。“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时来收垃圾,对我们来说方便多了。另一方面来讲,街面上干净了,对我们的生意来说也有好处。”他说。

垃圾分类房

设施愈发齐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四分类”垃圾桶是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以来的标配,那么配套湿垃圾桶使用的破袋器,则经历了从“神器”到“标配”的变化过程。

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后没多久,各种形状类似、功能一致的破袋器在各个居民区“诞生”,体现出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关注。不少民间“发明家”,还结合实际使用效果,不断改良自己的发明,让破袋器在“1.0”“2.0”“3.0”的版本更新中不断升级。

今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出台后,破袋器成了“应有配件”。大团镇为镇域内各居民区统一配备了破袋器,这让家住同润蓝美俊庭小区的徐云芳也体会到了便利。“以前,我们来倒垃圾,尤其是湿垃圾,都是直接倒,手容易脏。现在有了这个破袋器,轻轻一刮,垃圾就倒下来了,蛮好的。”她说。

破袋工具容易沾染上垃圾,使用后需要经常清洁、消毒。居委工作人员说,每次垃圾投放时段过后,保洁人员都会取下破袋器,统一进行清洗、消毒和除臭处理。

同时成为标配的,还有投放点的洗手设备。不同的居民区因地制宜,用各种方式为居民配上了这套设备。条件好的小区,在投放点接通了进水和出水管道,安装了水槽;没有这个条件的小区,也配备了水桶和水盆等。

事实上,还有更先进的设备。比如,高东镇的32个小区、80多个垃圾投放点,都安装了智能投放箱。这个智能投放箱,不仅配备了洗手装置等,还有用户识别系统。

早上8点多,高东镇千秋嘉苑小区垃圾投放时段。小区居民黄菊明拎着湿垃圾来到智能投放箱前,对着感应区一刷卡,垃圾投放口的盖子缓缓打开。黄阿姨从容完成破袋、投放等动作,随后在水槽边洗了一下手。此时,投放口的盖子才缓缓关闭。

“每户居民都有各自的卡,对应具体住址,这样方便我们了解分类情况,同时他们如果投放一些可回收物,也能相应得到一些积分。”高东镇垃圾分类推进办工作人员卢晔介绍。

另外,智能投放箱还拥有“降温抑臭”功能,秘诀在于箱体内的两个设备——臭氧除臭装置和排气扇。臭氧除臭装置每5分钟启动一次,释放臭氧,起到消毒杀菌效果;排气扇则不断运作,发挥通风、降温的作用,双重作用控制智能柜里的异味。

夏天来临,天气越来越热,不少居民区的定时投放点和垃圾箱房都用上了这样的降温除臭装置,让投放点和垃圾箱房,变得不再那么恼人。

“时尚”成了“习惯”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新区湿垃圾日均分出量为1670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1034吨,干垃圾日均处置量3347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4.7%。无论是湿垃圾分出量、可回收物回收量,还是资源化利用率,都有大幅提升。这么一份成绩单的背后,除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各类设施设备不断提升,更关键的在于,市民群众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如今的主动参与。

投放点位设在哪?投放时段怎么定?原本令人头疼甚至会引发各种矛盾的问题,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热心居民的共同参与下,得到妥善解决。还有不少居民志愿者主动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高行镇的华高庭园是个老旧小区,垃圾箱房的条件算不上好。“不过,我们这个小区的志愿者很给力。”居委工作人员李丽捷说,“一个垃圾箱房,值守的志愿者就有20多人。”

之前,小区里的垃圾箱房是开放式的,有居民不顾定时的要求,随时前来投放垃圾。为此,小区里的热心志愿者们分成三班主动“值守”,引导居民定时投放。垃圾箱房改成封闭式之后,志愿者们改变了安排,在两个投放时段安排人员值守,其他时间则在小区内巡视。

今年63岁的徐琳弟,是垃圾分类志愿者之一。她告诉小布,小区在三四年前开始尝试推行垃圾分类,当时她就担任了志愿者。“那时候,我们经常去居民家里,看看垃圾分得怎么样,还要教他们怎么分。”如今,徐琳弟觉得,自己这个垃圾分类志愿者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家都知道按时来投放垃圾,而且分类也做得很到位。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偶尔帮助一下那些有实际困难的居民,比如说临时要出差的小年轻、不方便出门的老人等。”她说。

如今,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更加没人舍得乱丢垃圾破坏自己的家园。中凌东港苑的志愿者张秀娟打了个比方,“就像走进了一个五星级酒店,手里即便有垃圾,也不可能随意就扔在地上了。”

沿街商铺的商户们,也在集中收运工作启动后,逐渐养成了好的分类习惯。在周家渡街道南码头路齐河路路口,沿街商铺的商户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他们会在店里把垃圾分好类,然后等着收运车的音乐声。“听到这个音乐声,就知道每天的收运时间到了,只要分好类,直接可以拿出去丢掉。”

关键字: 垃圾分类房 垃圾房定做 垃圾房价格


上一篇:垃圾分类房垃圾分类全链条式闭环管理
下一篇:垃圾房数据报告:牛奶盒居首,塑料袋其次
分享
QQ咨询 商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