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岗亭

当前位置:岗亭新闻 > 岗亭资讯 > 垃圾房垃圾分类的“安和模式”

垃圾房垃圾分类的“安和模式”

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垃圾房 访问量:5 发表时间:2021-08-02 09:27:59

垃圾房垃圾分类的“安和模式”

提起“安字片”,哈尔滨人都知道,那是这座城市老旧小区的代表。而今,垃圾分类这件事关生态环保的新事物,正在“安字片”生根开花。

撤桶并点、每天固定时间扔垃圾、垃圾桶旁有督导员“站岗”、厨余垃圾上秤计量并破袋再扔、垃圾全程分类转运……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和社区工作人员联手,让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和社区的居民从“了解”到“改变”,探索出垃圾分类的“安和模式”,即街道、社区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从源头抓起,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逐步实行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做到可持续分类。

连日来,记者走进安和社区,细品他们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可操作实招。

知“难”而为

抓住“说服力”

垃圾分类房

垃圾分类有“八道难题”,这是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走进安和社区,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得出的结论。这“八难”是:氛围形成难,认知提升难,习惯养成难,环境改善难,无害化处理难,数据统计难,合作合力难,获得资金支持难。此“八难”如今成为环保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八个“抓手”,一步步破题,一步步推进。

“安和街道辖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五个社区都是敞开式的庭院,居民结构也较复杂,多年来,居民们不关心垃圾处理问题。”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张彦林说,选择安和社区做垃圾分类试点,也就是看中这里的“老旧”,有说服力,如果把这里垃圾分类做好,那哈尔滨市其他地方也能做好。

记者了解到,安和街道辖区户籍人家1.2万户,其中近4000户是租房户,人员流动较频繁。为此,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针对不同人群不断搞教育培训,加强居民道德层面规范引导,分批次组织居民到哈尔滨市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让居民亲眼目睹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了解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好处和用途,增强感性认识。

在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带动下,一年多来,吸收了百余名社区干部、居民骨干和大学生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中。

桶边督导 “九小门店”加盟

每天6时到9时,是居民定时扔垃圾的时间段,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年过花甲的管春光的任务就是“死看死守”,监督此时段扔垃圾的居民,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有个别人,你说他不听,垃圾袋一撇就走,咱就得拿出来,先‘破袋’,帮他把垃圾分类,再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管春光是位极其自律而又热心公益的人。

张彦林说,桶边督导是安和社区规范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探索出的有效方法。他们在安和社区制定了《桶边督导员管理制度》,从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同时增加财力投入,提高桶边督导员工作待遇,每人每天50元岗位补助。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为了营造社区人人参与的氛围,结合辖区实际,安和社区将“九小门店”融入进来,小理发店、小饭店、小仓买……都是离居民最近的街坊,享受他们的产品服务,也是奖励居民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一个特别举措。同时,通过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纽带和桥梁,将消费流引入“九小门店”,增加他们的客流量,也提高了他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

“成果”看得见 “数据”会说话

垃圾分类房

安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分管垃圾分类工作的崔恒说,垃圾分类,“分”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减”,要让垃圾减量,让可回收的再利用,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记者在安信街上的垃圾回收站看到了正在工作中的“大家伙”——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机,它“吃”进厨余垃圾,“吐”出营养土。张彦林说,这是他们邀请哈尔滨华美亿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集中力量进行攻关,最终研发定型,试验成功的机器。4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其原理是采用好氧发酵工艺,用一种催化剂促进厨余垃圾变成“土”。试运转初期,日处理厨余垃圾500公斤,同时产出营养土500公斤。正式使用后,每日可处理4~5吨的厨余垃圾。

在安和社区,记者看到了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雏形,还看到智能化的探寻。

垃圾分类房

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驻安和社区的项目代表于洪哲说,垃圾分类的数据统计是精准把控、精准施策的重要基础。但一直靠手工填报数据时效不够,填报误差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与北京城市花园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引进“城市花园垃圾分类智能监管互联网平台”小程序,包含垃圾分类居民端、运营端、大数据监管决策端三大数据平台。崔恒说,通过这个小程序,可精准掌握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实时生成数据,促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通过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公众参与水平和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记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管庆敏手中看到,截至7月20日,安和社区登录“城市花园”小程序1326户1466人。对于这个数字,社区和环保志愿者联合会都比较满意。

破解“八难” 还要“三支持”

通过几天的走访探寻,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安和模式”在实施中还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是桶边督导员队伍数量不足。安和街道办事处管辖5个社区,按垃圾桶位数量需要桶边督导员45人,而实际上只有27人。安和社区只有督导员7人。这些人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督导员队伍也很不稳定。二是没有纳入物业统一管理,给垃圾分类造成一定困境。应实行统一管理。

关键字: 垃圾房 智能垃圾房 简易垃圾房


上一篇:垃圾房垃圾分类效果如何?督查员现场“挑刺”
下一篇:垃圾房垃圾分类“分”出美丽乡村“新名片”
分享
QQ咨询 商桥咨询